779年,杨炎入相:能臣还是奸臣?
公元779年,是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,这一年,唐代宗李豫驾崩,其子李适即位,是为唐德宗。新皇登基,百废待兴,唐德宗渴望重振大唐的辉煌,然而,摆在面前的是内忧外患、财政枯竭的烂摊子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——杨炎,被破格提拔为宰相,成为唐德宗寄予
公元779年,是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,这一年,唐代宗李豫驾崩,其子李适即位,是为唐德宗。新皇登基,百废待兴,唐德宗渴望重振大唐的辉煌,然而,摆在面前的是内忧外患、财政枯竭的烂摊子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——杨炎,被破格提拔为宰相,成为唐德宗寄予
公元780年,唐德宗李适在位,唐朝经过安史之乱,早已不复开元盛世的荣光。但这一年,一项新的赋税制度——两税法的实施,却给风雨飘摇的大唐带来了一抹亮色。这一制度的出台,与一个名字紧密相关,那就是时任宰相的杨炎。然而,当我们试图探究杨炎推行两税法的真正动机时,却不
卢杞(?—约785年),字子良,唐朝中期著名奸相,出身名门(祖父卢怀慎为唐玄宗时期宰相,父亲卢奕在安史之乱中殉国),但因其阴险狡诈、党同伐异的行径,成为史书中典型的反面人物。
常衮的手指抚过紫袍肩头的獬豸绣纹,金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。这是广德二年他初登相位时,代宗亲赐的礼衣。如今建中元年的夜雨拍打着政事堂的窗棂,他忽然听见绣纹深处传来獬豸的嘶吼——这传说中能辨忠奸的神兽,正啃噬着他的良心。